无人机碰到鸟(无人机近距追逐拍摄鸟群迁徙引争议:保持距离or没啥影响?)
【来源:华西都市报】
原标题:近距追逐拍摄是否干扰鸟类栖息?
国家林草局:除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
每年春暖花开之时,都是各种鸟类活跃的时候,摄影爱好者应该文明观鸟、拍鸟。 杨涛摄
拍摄时应与鸟保持一定距离。
早春三月,一群斑头雁的身影出现在成都大邑县境内,它们是从越冬地向北飞越喜马拉雅山后前往繁殖地,秋季再从繁殖地向南飞回去。候鸟迁徙的大幕,正在缓缓开启。
每年的这段时节,处在迁徙通道上的四川,总会见到过境的各种鸟类,它们一路向北,对摄影爱好者而言,也是一年当中难逢的观鸟、拍鸟机会。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无人机航拍鸟群迁徙,引发的争议也此起彼伏。
有人认为,使用无人机拍鸟、追逐鸟群,会吓到甚至是伤害鸟类,呼吁无人机远离鸟群;也有人觉得,无人机拍鸟对鸟类根本没有影响,因为没有人愿意拿无人机去撞鸟。
实际上,早在2019年3月,国家林草局就发文明确表示,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更不得以拍鸟为名捕捉野生鸟类进行“棚拍”。摄影者拍鸟与观鸟,是否会干扰鸟类的正常栖息?无人机航拍的边界又在哪里?
无人机拍鸟是否干扰鸟类正常栖息?
近年来,随着民用无人机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摄影领域也开始出现无人机的身影。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自然景象,得以展现在世人眼前。
在不少纪录片节目中,会采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对鸟群迁徙、栖息进行更直观的拍摄,摄影者常常会为了展示鸟类飞翔的场面,使用无人机在湿地上空追逐鸟群拍摄——或鸟瞰,或俯拍。在拍摄过程中,也发生过诸如无人机撞上鸟群的事件。
有人指出,这样做可能会干扰鸟类的正常栖息。
2020年3月6日,一个名为“观鸟者”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发文称:近日许多观鸟爱好者在北京房山区大石河河边观鸟时,突然飞来一架无人机,逐渐靠近,甚至十分接近青头潜鸭和其他水鸟,青头潜鸭因此受惊飞了起来。
不少观鸟爱好者提出,虽然无人机在拍摄远景、俯瞰等大场面时,效果比一般镜头好,但如果近距离拍摄,恐怕会造成骚扰,甚至是伤害。
实际上,早在2019年3月14日,在国家林草局召开的全国春季候鸟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发文明确要求,除科学研究等特殊用途外,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更不得以拍鸟为名捕捉野生鸟类进行“棚拍”,干扰其正常栖息活动。
观鸟专家拍摄时与鸟保持距离很重要
对于部分拍摄者通过无人机近距离拍鸟来获取独特、
清晰画面的行为,有摄影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宁夏银川资深摄影爱好者田满潮说,无人机只是作为一种靠近鸟的工具而已,“鸟类对无人机也有一个适应过程,以我个人经验来看,无人机的影响微乎其微。”
田满潮称,只要是接近,那么或多或少就会造成干扰。但以他几十年的摄影经历来看,没有哪个摄影师会主动让无人机去追逐、碰撞鸟群。他认为,无人机是否会对鸟类造成伤害,应该区分对待。
成都摄影师李军(化名)却不赞成这样的说法。他认为,观鸟和拍鸟应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既然国家林草局已经发文明确表示严禁使用无人机拍鸟,那么就应该尊重相关规定和鸟类的生存权,做到不驱赶鸟群,保持适当观赏距离,避免干扰其正常栖息活动。
3月16日,成都观鸟会理事邹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管是拍鸟还是拍野生动物,首先要保证拍摄对象的安全,“拍鸟的人与鸟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对鸟类没有实质影响的情况下,可以拍摄。但如果离得太近,恐怕就不行。”
“另外,要分清楚地方和范围。”在他看来,在相关部门不允许拍摄的地方拍摄,肯定是不行的。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拍摄,就需要遵守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其次是在人流量很大或者鸟类集中栖息的地方近距离拍摄,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