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和印军对峙视频播放全集(冲突过后,解放军对印一线,到底出现了什么,让印军如此忌惮)
在中印边境东段方向爆发解放军与印军的肢体冲突后,双方都开始在同一个方向加强了部署。那么现如今,新锐装备云集的解放军对印一线,到底是什么最让印军感到忌惮呢?这一次印度人自己给出了答案。
近日,解放军在日喀则机场部署的无人机机队引起了印度方面的高度关注。理由正如之前一期节目所说的那样,印度方面并没有反制解放军无人机的能力。以至于他们只能时刻紧盯中国无人机部署情况,再通过随机应变、对症下药的方式,及时调整己方作战体系的部署情况,进而应对解放军的无人机优势。
美国商业卫星拍摄的日喀则机场卫星图
然而随着侦察卫星拍摄到了一组新的无人机照片,许多印度专家们都开始感叹印军在边境建立的作战体系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已经随着该型无人机的部署而失去了战略价值。
那么到底是什么型号的无人机能让印度专家如此忌惮呢?答案是中国的无侦-7,一款没有任何战斗能力、专门用于搜索敌方高价值目标的高空侦察无人机。
无侦-7无人机
尽管与在国际军火市场以及互联网上爆火察打一体无人机相比,无侦-7没有任何战斗能力的特点仿佛是一种缺陷,但也正因如此,它才能成为印度专家们眼中的头号威胁。
因为这些专家很清楚,无侦-7牺牲战斗能力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强大的侦察与辅助作战能力,且后两项性能的提升所带来的的威胁要远比察打一体无人机挂载的几颗导弹大得多。
事实上,作为解放军装备的首个高空长航时侦察无人机,无侦-7和其他侦察/察打一体无人机最大的差别在于,绝大多数无人机通常只能通过光学通道对目标进行侦察识别。因为光学侦察设备的尺寸最小、耗电量低,价格也很便宜,非常适合在身为消耗品的无人机上使用。
土耳其的TB-2就是光学察打一体无人机
但这么做的代价也很明显,那就是无人机的侦察范围将被限制在视距内区域,最远不过十几公里。而且由于是光学侦察,对远距离目标的识别效率全看镜头分辨率,在进行敌我识别时也只能通过目视识别的方式进行辨识。加上无法通过数据链将目标信息传输给己方部队,因此这种光学侦察的效率可以说是非常低。
至于剩下那一部分的无人机虽然装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对20公里以外的目标进行超视距雷达成像侦察,但这种侦察模式仍然存在敌我识别困难的问题,而且由于雷达成像分辨率较低的缘故,需要人工进行分析处理,也无法及时向友军传输目标数据。
挂载了合成孔径雷达的国产TB-001无人机
因此这种侦察模式虽然能够对敌方高价值目标进行精确侦察与定位,但由于时效性较差的缘故,其侦察效率仍然不高。
但无侦-7不同,作为一型电子侦察无人机,无侦-7可以像美军的RC-135一样通过收集电子信号的方式分析搜索、定位敌方的信号发射源。
考虑到在战场上,信号发射源多为指挥设施与雷达设施等高价值目标,因此这种侦察模式能够让我方从纷杂的战场环境中迅速甄别出这些核心节点的位置,并直接通过数据链引导远程打击将其摧毁。
此次无侦-7现身中印边境会引起印度专家高度警惕的理由,就是因为印度方面担心无侦-7会通过电子侦察的形式定位印军部署在边境地区的防空雷达,引导歼-16D电子战机执行反雷达作战摧毁印军的防空体系,进而为后续大规模空中打击打开防线缺口。
歼-16D电子战机
而且一名印度空军专家表示,无侦-7很可能也具备一定程度的电子战能力,这使得它在双方没有爆发冲突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印军的防空指挥系统进行持续性的压制,破坏印军在边境地区的空中指挥能力。
以至于印度虽然可以通过师从美国,用分散部署的方式避免部署在边境地区的空军机队被解放军的导弹“一锅端”。但他们却没有能力应对解放军的电子战与电子侦察行动,最终导致整个印军边境作战体系因无法有效牵制中国而失去战略价值。
当然,印度方面这种将所有问题都归结于无侦-7的行为多少有些给自己的无能找借口的意思。
因为从我们的视角上来看,就算解放军没有在边境地区部署无侦-7无人机,印军的边境作战体系也是难堪大用。别的不说,单是一队歼-16D电子战机队就已经可以独自承担起瘫痪印军防空指挥体系的任务,用无侦-7干这个活只是更省钱一些而已。
同理,中国并非只有无侦-7这一种电子侦察机而已,而是有高新系列这一大家子机型。无侦-7能干的它们也能干,无侦-7干不了的,它们还是能干。
高新8号电子侦察机
说到底,无侦-7只是解放军作战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它既不是核心机型,也不是不可替代,它的任务仅仅是让解放军能够更高效的应对印军的边境挑衅而已。
印度人这种抓小放大,将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在无侦-7上,而忽视了解放军体系优势的分析方法,无异于是在学鸵鸟把头埋在地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