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初疫情视频播放(【76+1的武汉】76+1张照片,疫情之下最真实的武汉)
这也许是记忆里最漫长的一段时光
这座城
与这座城里的人们
经历了无数刻骨铭心
它是武汉
生来倔强
可是,真的太难了
承受惶恐、伤痛、悲哀
也见证温暖、坚守、感动
千万种感受袭来
那一个个日子
数着时间撑下来
但有一点从未改变:
无论面对什么
这里的人们一直在坚持着认真生活
也一直坚信着爱与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曾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时隔76天
今日
武汉终于重启
让我们用76+1张照片回望这些天
复刻这段绝无仅有的记忆
1月23日,武汉北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城通道已封闭。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月24日,火神山医院开建,大型机械加紧施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月25日,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医疗队员吴焰宇在登机前与家人通话。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1月26日拍摄的武汉黄鹤楼和长江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1月27日,海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在穿戴防护服。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1月28日,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动情地说道:“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很英雄的城市”。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月29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在去病房的路上。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1月30日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1月31日,武汉长江二桥打出“武汉加油”字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月1日晚上,江岸环卫集团工作人员在清运社区生活垃圾。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月2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刘传健执飞的川航3U8101次航班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新华社发(陈晓东 摄)
2月3日,位于武汉市中山路的广西大厦外围设立警戒标识提醒大家注意隔离,这里是首批设立的集中隔离观察点之一。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月4日,医护人员将患者送往病房。当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患者。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月5日,患者在江汉方舱医院内读书。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2月6日,康复后重返岗位的柏慧、李春芳、赵智刚、郭琴(由左至右)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合影。新华社发(龚勇 摄)
2月7日,排查人员在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跃进社区通知居民参加排查。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月8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患者步入病房。当晚,武汉雷神山医院收治第一批转运来的新冠肺炎患者,之前进驻的首批医疗队员也开始相关救治工作。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月9日,一位快递员在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送货。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月10日,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带领患者们跳舞。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2月11日,一名出院患者展示出院证明。当日,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首批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经过治疗出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月12日,医务人员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前竖起拇指为自己和同伴加油鼓劲。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月13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对样本进行核酸检测。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2月14日,在武汉Wakanda轻饮咖啡店,工作人员在打包咖啡。新华社记者 乐文婉 摄
2月15日,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交通大队民警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外冒雪值守。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月16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病房,护士将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写在防护服上。新华社发(高翔 摄)
2月17日,在武汉蔡甸区新天大道旁的一家超市,购物居民排队时自觉拉开距离。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2月18日,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妻子程琳在捐献血浆。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19日,在武汉市泰康同济医院,医护人员为运送患者的车辆消毒。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2月20日,在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所有医务人员按规定将鞋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工作间外。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月21日,首艘支援武汉的游轮“蓝鲸”号抵达武汉。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为节省10分钟,这对医护夫妻“以车为家”。2月22日晚,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内,涂盛锦(左)和曹珊在车内聊天。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2月23日,武汉市武昌区华锦社区的志愿者在进行报名登记。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在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汉口大药房,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把为居民购买的药挂在身上(2月24日摄) 新华社发(武汉后湖街道供图)
2月25日拍摄的青山楠姆方舱医院书屋一角。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月26日,雨衣妹妹和伙计们在分装盒饭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2月27日,于国桥在武汉市汉口大药房黄石路店为社区患者办理取药手续。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2月28日,在武汉儿童医院内科楼18楼病区,一名小朋友将自己的画送给护士杨柳。新华社发
2月29日凌晨,志愿者王震在车内查看出车信息。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1日下午,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分娩室,助产士吴丹将新出生的宝宝抱给产妇刘婷看。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2日,武汉中百仓储的工作人员把准备好的货品装上用来运送的公交车。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3月3日,在光谷方舱医院指挥中心,中国联通武汉市公司工程师龙佳鑫(左)与中日友好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孙薇检测远程视频会议音像的流畅性。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3月4日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艺术长廊”里拍摄的图画。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5日,医生为病人停下欣赏日落。甘俊超 摄
3月6日清晨,在武汉市急救中心,福田图雅诺赴武汉服务保障突击队队员在救护车出发前检查车辆。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7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合影。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3月8日,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痊愈患者,正式休舱。这是休舱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9日,医疗队队员在江汉方舱医院休舱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10日,等待出舱的医护人员小憩。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11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张继先穿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病房。新华社发(柯皓 摄)
3月12日,一名解除隔离的治愈患者眺望车窗外。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13日,武汉动物园饲养员喂食时抚摸小熊猫。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3月1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一位医护人员伸手触摸刚刚发芽的柳枝。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15日拍摄的武汉光谷广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3月16日,武汉大学校园一角,樱花开放。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17日,贵州医疗队员程小雪(中)在武汉站准备进站乘车。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18日,人们在武汉东湖的栈道上欣赏夕阳美景。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9日,在武汉天河机场,民警向云南医疗队队员敬礼。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20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队员齐聚武汉汉口火车站,进行消杀工作。图片来源: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
3月21日,在武汉市汉口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一名医护人员为处于新冠肺炎康复期的尿毒症患者做血液透析,窗户上反射出她的身影。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3月22日,在吉林省第十一批医疗队前往机场的路上,一块电子屏上打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字样向医疗队员们致敬。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3月23日,武汉市第一医院一些医护人员在武汉天河机场为广东第14批援鄂医疗队送行。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3月24日,在武汉西高速收费站交通卡点,返汉车辆排队等候入城(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3月25日,10路公交车行驶在武汉长江大桥上。从当日开始,武汉市部分公交车恢复开行。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3月26日,乘车人员经过湖北健康码“绿码”和身份证明等信息的查验后通过武汉北高速收费站交通卡点。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27日,工作人员对商城楼梯喷药消毒。当日,位于湖北武汉市汉正街的万商白马商城进行了大规模清洁消杀,为复工复产做准备。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3月28日,在武汉市汉口火车站地铁站,旅客有序排队进站,准备搭乘地铁。新华社记者沈伯韩摄
3月29日,医务人员将新冠肺炎患者转运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后,在院内拍照,感受春天。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3月30日,人们在楚河汉街逛街。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31日,李兰娟院士启程离开武汉,一同工作的医疗队成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将写有自己名字的贴纸贴到她身上。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4月1日,在武汉天地广场,人们在享受春光。新华社记者费茂华摄
4月2日,在武汉市江岸区武汉天地商业街一饭店,厨师在做武汉著名小吃三鲜豆皮。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4月3日,消防队员在航站楼进行消杀作业。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4月4日,武汉市举行哀悼活动,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4月5日,人们在武汉市吉庆街的“大排档”雕塑旁吃热干面。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4月6日,武汉动车段高铁动车组整装待发。新华社发(赵军 摄)
4月7日,在武汉市江岸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陈先生与张女士隔着口罩亲吻。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4月8日凌晨,车辆通过武汉西高速收费站(无人机照片)。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