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烟台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烟台昆嵛山保护区精准防治松材线虫病 用心呵护“绿色屏障”)

大小新闻客户端7月1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实习生 刘蕙中 通讯员 杨婷婷 摄影报道)草木葱茏,流水潺潺,花海旖旎,7月的昆嵛山处处清幽怡人、美不胜收。然而对于大山深处的林业工作者们来说,7月意味着新的忙碌。

每年春夏季是松材线虫的发病时节,也是一系列监测防治工作的关键期。松材线虫病,又名松树萎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昆嵛山保护区拥有12.87万亩松林,是中国赤松原生地和天然分布中心。赤松作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建群树种,在全国有着唯一性和典型性,病虫害一旦蔓延,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林业工作人员投放肿腿蜂。

一直以来,昆嵛山保护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针对有害生物侵扰,保护区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全面打响森林病虫害防治“攻坚战”,对松材线虫病进行多维打击,有效遏制病害扩散蔓延,守护好绿水青山,筑牢胶东“绿色生态屏障”。

脚步精准丈量大山

为12.87万亩松林“会诊把脉”

一顶草帽,一个无人机背包,一本普查笔记,9日一大早,昆嵛山保护区林业工程师王俊伟再次深入山林,沿着林场三分场固定路线进行松材线虫病普查监测。

走过陡峭的山路,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开阔地,王俊伟放飞了无人机。“夏天是监测和研判松材线虫病发生发展情况的好时机,这个时候满山的树林都是绿色的,干枯的病树死树呈现黄褐色乃至红褐色,很容易分辨出来。”王俊伟告诉记者,通过无人机普查和人工踏查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精准定位病树位置,摸清全区枯死松树分布情况,从而提高防治病害的效率。

松材线虫,在显微镜下才能观测到的不起眼的细长小线虫,却是松树的“天敌”,也是我国林业的头号病虫害。松材线虫通过媒介松墨天牛在松树上取食营养的小孔进入树干,寄生在树脂道中“搞破坏”,可迅速造成植株失水乃至枯萎。王俊伟说,“一头松墨天牛当媒介,携带的线虫就有几十万个,且松墨天牛善于飞行,羽化当年的飞行距离达1000-3500米。如果任其自然传播,不加以人工干预,一棵松树最快40天死亡,3到5年一整片松林就能枯死。”

如何更好地防治?昆嵛山保护区坚持精细化管理,实行全年普查制度,将境内12.87万亩松林划分成一片片小“网格”,对678个小班地块进行编号,将其全部分包到区级护林员和辖区36个村的护林员。护林员通过踏查路线将山脊两侧摸排清楚,对区内的枯死松树进行严格排查检疫。从发现疫木,到取样、分子检测,再到处置疫木、药物布防,保护区形成了一套闭环防治系统,确保防治病虫害“零遗漏”。

科技手段助力防控

国家揭榜挂帅项目落户大山

在大山脚下的肿腿蜂繁育基地,林业科研人员忙得汗流浃背。一排排透明的玻璃指形管内,黑色肿腿蜂分布得密密麻麻,科研人员仔细观测发育情况,准备将其投放山林。

清理枯松死木,防治松墨天牛,切断病害传播媒介,是目前打击松材线虫最有效的手段。昆嵛山保护区建立了肿腿蜂繁育基地,利用肿腿蜂取食松墨天牛幼虫,降低幼虫成活密度,打开了以“虫治虫”的新思路。

“肿腿蜂蜂种复壮后就开始扩繁,用毛笔挑一些活跃、健壮的幼虫放到指形管里,再放进26℃恒温培育箱里进行繁育。20多天以后,肿腿蜂就能由3、4头长到80至100头,目前基地已繁育500余万头。”科研人员介绍,到了夏季,松墨天牛已经从疫木中羽化,开始取食和产卵,将肿腿蜂投放到衰弱病木上,自然会对天牛幼虫进行诱杀。从现有观测结果来看,这项措施至少能降低4%—5%的幼虫密度。

一直以来,昆嵛山保护区工委管委坚持科研先行,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让更多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基层,提高成果转化率,解决根本性问题。通过搭建平台,保护区建成了全省最早进行松材线虫分子检测的县级实验室,与国家林草局、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院所合作,针对天牛媒介特点和发生路径,进行深入科研攻关。保护区与南京林业大学共同研发的小分子注干剂项目,被列入2021年度国家揭榜挂帅项目。据悉,该项目产品不受高温限制,是一种在任意环境温度调节下都可以将药剂注入松树树体的新型注干剂,打破传统注干剂只能在春季注射的瓶颈,能够及时对新发染病松树进行注药保护,提高松林疫病抵抗力。

林业工程师王俊伟观测松材线虫。

保护区还引进了不少新的防控技术:利用木腐菌处理伐桩,加速伐桩和病死树木降解;使用松墨天牛趋避剂,建立了媒介昆虫趋避屏障;采用打孔注药方式对景区沿线重点景观树注射预防,预保护7000余株景观松,防控效果明显,部分侧枝萎蔫的松树甚至出现了返青现象。

发现一株清理一株

实现虫害监测率、除治率100%

“父老乡亲要知道,松柴不能私自烧,管控疫木很重要,就地处理不乱套……”在昆嵛山的大小村庄里,流传着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山东快板。

青山绿水,需要老百姓的共同守护。保护区工委管委设立了有奖举报制度,发动全区百姓投入到松材线虫防控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卡实防治责任,专门制定了工作方案,将开展病死树清除工作落实到各林业分场和村庄,确保疫木清理除治“开始有指导、中途有检查、事后有验收”。

“虫疫发生区域往往山高路陡,无法使用机械设备开展除治和疫木搬运工作,所有疫木除治都需要人力开展。在天牛非羽化期,我们采取发现一株,及时清理一株的原则,不计成本,不计远近地进行疫木无害化处理。” 昆嵛山保护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遇到确实难以搬运下山的情况,则使用金刚网将病死疫木原地网罩,防止树桩中的松墨天牛逃窜传播。

精准防控,科技先行。保护区还充分利用空天一体、智能监测、防控数据采集、防治地理数据库、web管理后台、手持终端等技术手段,建立起高效的责任追踪和考核机制,实现了治理工程的可追溯和智能化。

如今,昆嵛山保护区坚持以疫木清理为核心,聚焦疫情监测调查、疫点疫木除治、疫情传播阻击、健康松林打孔注干保护等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对松材线虫病进行多维打击,有效遏制了病害蔓延,实现松材线虫监测率和除治率100%,趟出了一条守护森林生态安全、守护绿山青山的“昆嵛路径”。

责任编辑:柳林

审校:纪春艳

举报/反馈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