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djimini3pro(汉毛克的摄影日志 篇十八:全网首次!大疆mini 3 pro 4级光污染地区航拍银河张子枫未修生图流出,被网友公开批评:她的胸碍了谁的“意淫梦”?)
作者:波雅汉毛克
在网上看了看,貌似用无人机拍银河的全网都是比较少的
仅有的也是使用的mavic 3,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有搜索到
但是mavic 3的相机传感器尺寸是比较大的,4/3
而刚入的mini3 pro则是1/1.3的传感器
众所周知啊,底大一级压死机
所以,与mavic 3相比,mini 3 pro的夜景拍摄是没有优势的,尤其是这种要求更高的银河星野
单张出图是不要想了
传感器不够,就只有续航来凑了
第一次拍摄,主要还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随便选了个地方,而这个地方呢有国道、河流、高速、高铁、快速铁路、电力线路交汇,个人还是觉得很有意义的
原本是想拍到高铁同框,但是高铁在下方游离于镜头外
由于是第一次尝试,且mini3 pro也是刚换货回来没有多久
原因大家都知道的哈,不知道的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
十八线城市的结合部,4级光污染区,肉眼可见的银河是不存在的
所以只能盲拍
一、拍摄参数

首先是拍摄参数,曝光时间1s,原本自动拍摄的最长快门是2s的,但是ISO拉到6400以后,最长快门就自动变成1s了
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两个参数了
还有个拍摄间隔的话是没得选的,最短是2s,可能大疆也没有想到我会用mini3 Pro来拍银河吧

上图是单图的曝光,是不是最亮的是公路上的灯,星星是拍到了,但是银河完全不知道在哪里有没有
没办法,我也没有办法在现场去确认银河的位置,所以真的是硬着头皮拍了26+分钟的(前期取景啥的浪费了不少时间)

LR初步处理之后的照片,银河还是基本上看不出来
若不是为了最后合成一段延时,地景根本就不会处理了
第二是地景的分开曝光
没办法,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嗯,要是有人不在众这个范围的话我再说一遍,地球自转
没有赤道仪拍摄星野,都是必须要星空和地景分开曝光再合成的,单图除外

因为地景的光线相对还是比较充足的,为了获得比较纯净的地景,同时也为了防止高光过曝、保证暗部不会死黑
所以iso选择的400,因为基本上是微风环境,快门选择的2s

原图直出

LR调整过后的照片
可以看见,mini 3 pro的夜拍能力还是有的,属于比上不足,比下却是绰绰有余
DNG无损格式,暗部拉亮以后也没有明显的噪点增加
二、后期处理
后期选择的是ps和Sequator
(一)星空处理

sequator是用来对齐和加强星空的,同时,在前面的图片也可以看出星空的噪点非常高,下次可以选择低一点的iso,比如3200
更低其实觉得不大现实,快门时间摆在哪里
一共拍了522张的星空,总曝光时间约8.7分钟
其实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没办法,还没有熟练掌握重复路径拍摄技术,1块电池续航时间到顶了
平场、暗场啥的都没有,毕竟想要飞上去给飞机遮个光打个光啥的都还是很有难度的
具体过程我就不仔细描述了

星空叠加并经过ACR调整过后
可以看出银河已经是比较明显了,然鹅被那么大块飘不动的云挡住了
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毕竟当时看起来晴空万里,开始验证拍摄的单张也根本看不出来有云
也不强求,随便后期了下,都是大开大合,所以大幅度调整引起的色彩失真比较严重
后期拍到满意的再仔细处理出过程去了
(二)地景处理
地景采用的是7张堆栈,也就是14s的总曝光
采用平均堆栈方式,以消除噪点,获得干净的地景画面

采用蒙版的方式将地景和星空分离了出来,并对边界处的轮廓和曝光作了简单处理
简而言之就是模糊了地景轮廓,降低了星空边界处亮度,以期能降低对交界处的关注
再简而言之就是随便搞搞算了
最后,再通过增加亿点点细节操作的方式对光影进行了修正、对色彩进行了校正
再最后,再通过Denoise AI进行了智能降噪处理
有效减少了亿点点噪点,最终获得了成图,也就是题图

银河不是很明显,照片质量也不是很高,毕竟是mini3 pro拍银河的第一次尝试
还请见谅,如有好的建议,和欢迎留言提出
最后,来看看LRT制作的延时视频,前后实际时间有26+分钟,浓缩为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