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无人机取证的意义是什么(沽源县检察院首次使用无人机固定证据,助力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高效办理)
近日,沽源县检察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一条非法开垦草原的案件线索,随即该院对此起破坏草原案件进行现场勘验,在勘验过程中首次利用了无人机调取固定证据。
在接到案件线索当日下午,该院民行部门干警立即驱车30余公里前往现场所在地——沽源县闪电河乡马神庙村展开现场勘验调查。该村坐落于闪电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东侧,天然牧草地面积较大,是当地生态旅游长足发展的重要依托。到达现场后干警们发现,该块天然牧草地已经被开垦耕种农作物,土地上附着着农用塑料薄膜,被开垦的草地南北距离较长,通过目测并不容易看到边际。技术人员将无人机调试完成,并平稳的上升到了几十米的高度,利用无人机视野开阔、拍摄面广的优势将现场全貌呈现在显示屏中。随后技术人员根据民行干警的取证要求,不断调整无人机的拍摄角度,对被破坏草地的全貌、南北长度、东西宽度进行了拍摄,对涉及草原破坏全貌及损害程度方面的证据进行了固定。在完成取证工作后,民行干警当晚即制作了诉前检察建议,第二天便将检察建议和应用无人机获取的证据材料一并送往行政主管部门,由行政主管部门采取行政措施,督促相关责任人尽快恢复草原生态。
据了解,沽源县地处坝上,草原资源被破坏的案件时有发生,但该类案件涉案现场面积较大,传统相机无法全景拍摄,草原资源破坏程度难以确定,调查取证工作一直困扰民行干警。为提高公益诉讼案件取证的效率和质量,沽源县检察院采购了配备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将无人机应用于公益诉讼工作中,为提升案件办理效率、提高案件办理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案件从发现线索到完成诉前检察建议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充分显示了先进技术手段已经成为检察机关维护公益的利器,更为今后检察机关办理该类案件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