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精准农业的前景(「紫牛头条」呼叫飞机!小伙开发智慧农业平台,让无人机飞手接单为农民干活02:21)
山东小伙朱梅楠大学毕业后去北京做了农业教授的科研助理,看到了全程机械化给农业带来的便利,意识到研发植保无人机蕴含着很大的商机。于是他辞职回乡,和几个小伙伴创办了植保无人机公司。随着中国农业向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发展,他们拓展植保无人机数字化服务,开发出类似滴滴打车的无人机智慧服务平台。至今已为农民飞手群体带来增收累计1000多万元,部分飞手一年作业三万亩,年收入达到十五六万元。朱梅楠说:“农民有非常多的经验和技术,也有很多好的想法。他们接触了新鲜事物之后,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我觉得做农业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小伙辞职回乡做农业
创新研发植保无人机技术
朱梅楠是青岛胶州市人,在青岛科技大学读生物工程和国际贸易双专业,2012年毕业以后,他到中国农业大学跟着一位教授做助理,从事桑树和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工作,大大开阔了眼界,对农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当时在农业的耕、种、管、收四个环节中,耕、种、收都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但田间管理这方面的机械化一直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到2015年左右开始有无人机作为试点样机在农业上应用,“当时无人机造价非常高,作业性能非常不稳定,只能说是一个演示工具。”不过,朱梅楠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他认识了几个小伙伴,其中有一位从事过警用无人机和消防无人机研究,他们聊了聊各自的想法后一拍即合,决定创业,把无人机用到农业领域。于是他们凑了100万元,2017年1月回到青岛成立了青岛一粒粟农业科技公司,“其实第一台机器在公司成立之前就开始研发了。”
朱梅楠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起初家里人对他们从大城市回来做农业创业的决定是比较反对的,“家里人觉得不应该去做农业,更不应该在农业领域创业。”产品没有做出来的时候,他们也没法去和家里人很好地沟通,“只能几个人闷着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通宵达旦工作。”
研发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遇到多次失败。“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的机器前期调控有一些偏差,往往很容易导致无人机定位不准。在田间地头,经常有树或电线杆,测试的时候,有很多次飞机飞过了,哪怕只偏差一米,也很容易撞到前面的树。万一撞到,我们可能就要把整个机器的机械构造推倒重来。”
他们在青岛找到一位农民,想用他的一块田地当试验田。因为植保无人机是全新的事物,当时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也没有想过能这样用,而且和传统种地经验有点相悖,农民不太能接收。他们就找了一小块试验田,跟农民们打包票,如果出现问题,比如虫害或者病害没控制住,他们来负责。
“我们2017年用的试验田有十来亩地,省水、省人工的效果特别明显。跟种植户再去聊的时候,他说以前这10多亩地打药基本上需要两三个人,从早打到晚才能打一遍,我们用飞机去打药,可能一二十分钟就打完了,特别节约工时。看到科学技术给传统生产带来的改变,种植户们很高兴,还主动帮助我们去推广。”
飞手在测试植保无人机的使用
做推广遇到不少困难
员工深入田间地头曾热到中暑
用了大半年时间,到了9月份开始种玉米的时候,他们的第一款植保无人机定型了,然后是做推广,开车拉着无人机去内蒙古、吉林、广西等地。
开拓市场和研发机器有很大不同,研发机器在工作室里就行,是和机器打交道。开拓市场的时候,需要对接很多人,而且是不同地区的人。在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经验有差别,对于这种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就要慢慢跟人打交道,让他们去接触这个事情。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有一次在玉米需要打药的季节他们到东北做推广,那时是天气最热的时候,气温大概有40摄氏度,东北的玉米因为不控旺,长得有2米多高,进玉米地非常闷。他们有一位同事在地里测试效果时中暑昏倒。
那时候是农业植保无人机开始兴起的时候,朱梅楠抢到了市场先机,2018年在全国销售出去100多台机器。农民越用越觉得好,没有出现漏打,作物没有生虫,效率是人工完全没法比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飞手在地里用植保无人机打药
他们的产品也一直在升级,2017年推的第一款飞机是六旋翼的,2018年以后主推四旋翼无人机。载重量也在不断升级,从10升到20升、30升。2023年推出40升无人机,还在研发50升的机器。通过提升技术,可以进一步简化作业流程,提高效率。
在和一线农业劳动者交流的过程中,朱梅楠也学习到很多东西。无人机随着载重量越来越大,搬运越来越不方便。他们起初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在作业场看到飞手自己焊一些架子、滑轮,用来装卸无人机非常方便,他们也得到了启示。
开发机器的时候,他们对于用十字喷头、一字喷头还是扇形喷头拿不准,后来在种植户那里收获了很多好的建议。“因为他们有种大田的,希望用扇形喷头增加喷雾,雾化会非常好。我们去给果树作业时,果农会跟我们讲扇形喷头雾化量很大,但是打不透,他们打药都用一字喷头,我们就开发无人机的一字喷头,打果树会比较透。我们让无人机可以适配不同类型的喷头,适应不同场景的作业,这就是根据农民的反馈做出的改进。”
见证传统农业转向智慧农业
是挺有乐趣的一个事情
随着最近几年农用无人机市场慢慢趋于饱和,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也沿着植保无人机这个渠道,拓宽业务范围,首先把人员培训纳入进来,把对飞手的服务作为后期工作的一个重点。
很多飞手购置了植保无人机之后自己用,或者依靠周围熟人的介绍寻找业务,和农户的需求不容易对接。疫情期间,他们潜心研发了一款无人机智慧服务平台,在这个植保无人机智慧服务平台上,有“呼叫飞机”和“我要接单”的选项,作业类别有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十多种。“像滴滴打车一样,农户和飞手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布需求和服务,让更多闲置的无人机用起来,农户想找无人机干活的时候有渠道去联系,让无人机在这个平台上透明化作业。无人机作业的数据在平台上能够详细看到,不至于飞手说打了多少地,农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数据在我们平台上都能看见,用户在交易完成后还可以发表评论。”
农民可以在平台看到无人机作业的数据
在平台上看到有用户评价说:“飞手接单很快,按约好的时间来打药,一百多亩地不到两小时就喷好了,节约了不少功夫。”“无人机喷洒农药真是太方便了,像这样高科技的农业机械应该多多推广,我们肯定大力支持,服务人员态度好,非常感谢。”
类似滴滴打车的智慧平台提供了呼叫无人机等服务
朱梅楠说:“植保无人机的研发生产一直是我们的基础业务,而培养飞手可以为我们储备更多的人才。有了人和飞机,再加上有我们平台的链接,就可以为更多农户去做一些社会化的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飞机打药的便利,各个环节互相衔接。”推出这个平台之后,加上后期社会化服务越来越多,虽然植保无人机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他们的公司基本上稳定了下来。
这个平台是开放性的,不仅服务于公司的飞机用户,其他品牌无人机用户只要取得了相关的认证,有相关作业经验,都可以接入进来。他们这个无人机智慧作业平台参加了不少创新创业比赛,先后获得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创业比赛一等奖,农业农村部创新创业比赛三等奖。
目前这个平台上已经有三百多个注册飞手,4月到5月是小麦作业季,今年这两个月平台上完成作业差不多30多万亩次,已服务亩数总量达到320多万。有些飞手一年能播撒两三万亩,仅靠无人机服务就能获得十五六万元收入。
从2017年到现在,朱梅楠见证了中国的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的转变。朱梅楠说:“我觉得做农业是挺有乐趣的一个事情,农民有非常多的经验和技术,也有很多好的想法。他们接触了科技之后,会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现在经常跟员工说,没事就多到田间体验,跟老大爷们去聊聊天,看看他们怎么种地,去汲取一些经验,然后再回到公司,看看如何去转化,如何更好地为农民们服务,他们给我们的肯定非常质朴,也很打动人,是让我们能够坚持做下去的动力。”
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