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活着的人有谁(好好活着,就是天大的事!汶川十年,这些故事让人泪目)
十年前的5.12,你在干什么?这些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生命只有一次,请珍惜眼前的时光,珍惜身边的人。
汶川地震遇难者公墓。南都记者 侯婧婧 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一个无法被遗忘的时间。
那一刻,地动山摇,
四川汶川8.0级地震,
近7万人丧生,
1.8万人失踪,
37万余人受伤……
2008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泥石流掩埋了一个村庄。(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摄)
汶川映秀镇旋口中学遗址。南都记者 陈志刚 摄
这里有8个关于汶川的故事
愿你我一起感悟
好好活着
就是天大的事
十年前
张文杰在济南当兵
地震发生后
他跟随部队急速奔赴震区
一昼夜不眠不休
终于抵达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镇
震后的平武镇
道路被毁,村民断粮
他们每个人多扛了一箱的物资
在滚滚落石、余震不断的山路上
一次次将食物送到当地村民的手中
黑夜降临
他们把兄弟部队空投的帐篷
全部让给乡亲们使用
他们则席地而睡
半夜下起大雨,浑身都湿透
大家只好背靠背相互取暖
十年前
张晓静正在上高三
地震来临的那一刻,一切都改变了
她的父亲在汶川映秀镇不幸遇难
从此安息在那座大山底下
张晓静和父亲生前的照片
为了让她安心准备高考
家人直到高考结束
才告诉她这个悲恸的消息
在这六十多个日夜里
母亲在她面前强颜欢笑
背着她时却忍不住哭泣
张晓静和母亲的照片
每一年清明节
她都要去映秀镇父亲遇难的那座大山
扫扫纪念碑墓碑旁的尘土
她说梦见父亲回家
梦见父亲的音容笑貌
但如今
父亲已经逝世整整十年
十年前
王钦正在都江堰公安局实习
地震来临,确认家人无恙后
他便同其他民警和实习的同学
一起参与到救援工作中
在新建小学
他用手挖出一个昏迷的小女孩
医生对小女孩进行了压胸和人工呼吸
想尽一切办法挽救她的生命
小女孩苏醒过来后
对身旁的奶奶说
“奶奶,我好想活下去”
说完后便永远闭上了双眼
奶奶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随即传来
王钦的眼泪再也藏不住
哗哗地流下来
灾难来临的时候
28岁的江泳来不及和未婚妻说一声
便随部队开赴抗震救灾一线
未婚妻牵挂他的安危
也跟着来到抗震救灾现场
当她看到一个个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时
毅然决定辞掉工作
留在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
妻子叶芙蓉(后排左一)在成都120急救中心当志愿者时的留影
转眼间,10年过去
他们的宝贝女儿今年都快满8岁了
江泳时常跟她讲起
爸妈当年参加抗震救灾的故事
地震发生后
强天林一个人朝着家的方向奔走
路过东河口时,突然余震袭来
两侧山体滚落下巨大的石头
这时,一双有力的大手把他抱了起来
用身体为他挡住了落石
临走的时候这位解放军对他说
“好好读书,走出大山!”
2012年,在高考志愿书上
强天林毅然填上了军校的名称
当穿上军装的那一刻
他希望能让那位解放军叔叔看到
“我不仅走出了大山
还成为了另一个你!”
如今,强天林离开军校来到部队
所在单位的另一个名字
叫做“中国国际救援队”
他至今都没找到当初救他的那位解放军
但他知道
如果有一天灾难发生
自己会像他一样
义无反顾地冲向救援现场
把生命的希望带给更多人
想起汶川地震的一幕幕
钱政林就不由自主地红了眼眶
他说他只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
没有拯救更多埋在废墟里的生命
地震发生后,钱政林冲在最危险的地方
拼尽全力打开营救通道
主动请缨下坑救人
面对余震的威胁
他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
后来
他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被认定为享受“全国劳模待遇”
然而,转业的时候他放弃优厚待遇
毅然回家乡当了一名普通会计
他说,“是家乡养育了我
我要回去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陈延山永远不会忘记
在他们部队搭建的帐篷前
一个小女孩唱着国歌
泪流不止的样子
这个小女孩说
当看到自己的家和学校被毁
却来了这么多帮助他们的人
她首先想到的是感谢国家
每当回想起十年前撤离四川时
与羌族小朋友的对话
如今转业成为一名矿工的刘雷
心中仍然涌动着一股暖流
临别的时候,这位羌族的小朋友问
“解放军叔叔
你们什么时候再回来?”
刘雷说
“只要你们有需要我们随时会回来!”
那一年,这些画面让人泪流满面
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后惨状。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08年5月20日,汶川震区民众快速通过山体滑坡险段。(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2008年5月14日,在汶川地震中受伤的儿童。(中新社记者 邹宪摄)
2008年5月16日,汶川县映秀镇两位居民看着地震后被毁的家园,不禁痛哭失声。(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摄)
2008年5月17日,解放军将汶川县映秀镇的村民用直升飞机送往医院抢救。(中新社发 郭国权摄)
2008年5月17日,救援队将在废墟中存活了124个小时的蒋雨航成功救出。(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08年5月20日,成都军区陆航团直升机组单轮强降北川堰塞湖边。(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摄)
那一年,这些记忆让人泪目
10年后
当年我们熟悉的面孔
现在还好吗?
十年后
当年“满目疮痍”的地方又是怎样?
上图:记者搭乘直升机从空中拍摄的四川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情况(新华社记者李刚2008年6月10日摄);下图:现今唐家山堰塞湖堰塞体上安置的北川县曲山镇楼房坪村87户居民(新华社记者江宏景2018年5月11日使用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
上图:俯瞰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2018年5月11日无人机拍摄);下图:俯瞰北川新县城全景(2018年3月1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上图:初具雏形的北川新县城一角(新华社记者范长国2010年2月2日摄);下图:北川新县城及辽宁大道(新华社记者江宏景2018年5月10日使用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俯瞰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商业街夜景(5月10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俯瞰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风貌(5月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俯瞰北川新县城新川河景观带(5月10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在四川省汶川县拍摄的楼房(5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知死方晓何为生
生死之外
一切都是小事
未来的汶川一定会越来越好
希望所有经历过磨难的人们
从此一帆风顺
汶川,加油!
中国,加油!
来源 新华社、中新网、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 南方都市报
编辑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