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天朔唱歌视频(新华全媒+|稻收喜悦入画来黑道歌手臧天朔有多狂,扇梅婷耳光,砸成龙场子,最终却无人问津)
新华社天津9月28日电(记者刘惟真)凉爽的秋风拂起阵阵稻香,让游客眼前的风景瞬间立体,也为小站镇会馆村的村民送来了收获的讯息。
从瞭望塔俯瞰,一侧是稻浪翻滚、满目金黄的小站稻会馆村种植核心区;另一侧,一幅由五种彩色稻谷种植而成的巨型稻田画徐徐铺展,开阔而壮丽。
小站镇会馆村内,稻田画徐徐铺展(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帅 摄
“天气一暖,我们就开始共同设计栽种、精心养护这片画中稻田。画卷展开的时候,也正是水稻收获的时节。”年已七旬的会馆村村民郝文成说,自己几乎每天都要围着田间栈道走上一圈,“看看丰硕的稻谷,心情别提多舒畅了。”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是小站稻的发源地,然而后来由于滋养村庄的水流枯竭,小站稻田里只好改种起玉米、高粱。
为了利用闲置耕地、再现稻种景象,2017年,村里决心重新试种小站稻。小站稻的“复活”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就在复种这一年,天津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决策部署。一年后,天津正式划定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区,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小站田园生态区成了“绿屏”内的特色板块。
水源调度促补水,屏障区水资源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积极存蓄雨洪水、再生水,保障区域优质小站稻种植、优质农业及产业园区绿色发展;实施马厂减河等水生态治理工程,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美化两岸景观……
广告可御可甜 有颜有料 惩罚整蛊任你选 >>进入直播间与主播亲密互动×图为小站镇的片片稻田(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帅 摄
既要种得出,更要传得远。近年来,天津推出《天津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2018-2022年)》,深入挖掘小站稻品种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小站稻的“源、魂、种”上下功夫,进一步带动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
与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深入合作,不断提升育种水平;扩大小站稻种植规模,新建研发和加工中心;建设小站稻作展览馆,盘活和提升现有文旅资源……如今,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稻米之乡”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几年,会馆村还探索起稻蟹混养新模式。临近十月,水稻不仅将迎丰收,田埂间的河蟹也个个肥美。
“能抢到小站稻田里的螃蟹可不是件容易事嘞!”郝文成骄傲地说,每年秋日,村民养的蟹都是供不应求,丰收季更成了会馆村的“打卡”旺季,总有不少游客“闻香”而来。
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说,节假日里,小站稻会馆村种植核心区日均接待游客6000余人,不少游客在这里做直播、记录美景,向更多网友讲述小站稻作文化。
游客在会馆村内游览。新华社记者 刘惟真 摄
“重新种植小站稻后,村民的米袋子、钱袋子都鼓起来了,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从2.3万元提升到了2.8万元。”郑加林笑着说,眼下村里还在谋划开设一批农家院,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稻浪、听蛙声,感受质朴的农家生活,“未来的日子肯定会更红火!”
会馆村的转型之变是小站稻产业振兴、津城农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目前,津南区小站稻种植面积已超过5万亩,稻蟹混养面积2.4万余亩,下月预计能收获小站稻6200万斤。
“未来我们还要不断推动绿色、生态化种植,提升稻谷品质,擦亮小站稻源产地招牌,打响小站稻作文化品牌,让游客在游玩体验中品味稻耕文化里的乡愁。”天津市津南区区长杨灏说。
稻穗随风轻舞,游人穿梭其间。走在田埂边,郝文成的身影也像融入了百年稻耕的画卷。“今年气候正好,一定会是个丰收年。”他的话语中充满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