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歌曲走遍中国(三次走遍中国 他用40万张航拍照片记录“大美神州”)

简历

吕凤霄,现定居广州,中国航拍摄影师、园林设计师、背包客,国际花展设计金奖获得者。曾拍遍中国三次,航拍素材已涵盖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2018年5月4日,在网上发布了《鸟瞰神州》系列航拍作品,引起热烈反响。

1“中国的每个省我都去了三遍”

问:决定去开始进行摄影,有什么样的机遇和巧合?

吕:2007年,我用一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索尼卡片机,最初用来记录一些工程案例,因为我是个园林设计师。后来我为了提高设计水平、陶冶情操,我就着手去拍摄自然风光,以背包客的身份走遍中国。

2014年,我看到延时摄影小范围流行,那种光影高度浓缩在数秒之内的奇妙感受,又一次诱惑着我想要故地重游,由此正式步入摄影的“坑”。

当时我就想,中国这么美,我要不要再俯瞰一次?于是,在 2016年,我开始以航拍的视角去捕捉中国的美,又开始走遍中国,这给了我真正与航拍结缘的契机。航拍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规的视角,让我可以换个角度去看世界。

“春回神州大地”,小的时候我过年经常帮邻居写,但是,“神州”究竟是个什么模样,我并没有清晰的图像。所以,这个想要探索“神州”的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却一点也没有减退。工作后有了工资,工作之余我玩起了户外,“神州”的定义才开始越来越丰富。现在看来,中国的每个省我都去了至少三遍。第一次是行走摄中国,第二次是延时摄中国,第三次是航拍中国,第四次我还在路上。

2为了航拍曾被困孤岛,多次被当作“间谍”

问:在航拍的途中,有没有遇到过大自然带来的挑战?

答:记忆中有一次被困孤岛的经历,是2014年12月在江门的上川岛,当时我拍得很投入,时间概念都抛在脑后了,满脑子只剩下孤岛和海景,恰恰就遇到了涨潮,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在漆黑一片的情况下,脱鞋过海生还。直到现在。我脑海中还时常浮现黑色的残影。我还做了首打油诗:“负重攀上川,独吞金沙湾,为了黄鸭蛋,涉水上岩山,涨潮无路还,险宿荒野滩。”

这种和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我还有很多。比如有一次在堂安,那是贵州肇兴的一个小村庄,当时我正急着赶回去和队友集合。我走在梯田的田埂上,边走边拍。一不小心,左脚踩空在灌木丛后的凹位上。本以为那里是实的,没想到全是虚草。当时我右手拿着相机,本能地用右手抓住旁边的灌木丛。但是相机套在手上,没有位置可抓。我瞬间来了个180度的头朝下自由落体,后脑勺直接撞击在田埂上。当时我的头脑还是清晰的,但是呼吸很急促,有一种拼命呼吸但是没有空气的状态,就像不会游泳的人被人强制按在水里的感觉。

我跟同行的队友说,帮我捶捶背好让我出口气。但是我难以从嘴里蹦出一个字,我试着动了动自己的胳膊,幸好能动,然后我就用手告诉他“帮我捶几下”,那个时间差不多30秒吧,才能够渐渐正常呼吸,这30秒我感觉比我的一辈子都要漫长。我的脊背和脑袋疼得厉害。回到广州后马上检查,还好没有大碍,只是胸椎轻微骨折。

当然,除了自然因素绊脚,人为原因也是避之不及。我被当成过“间谍”很多次,甚至还接受过警察的审查,好在最后通常都是以一句“你拍得不错”收场。

3每次外出拍摄,全身行头至少五十斤

问:您每次外出都是独自一人,会携带什么装置呢?

答:每次外出拍摄,我总是一前一后挂着两个背包,是一种“前凸后翘”的造型,背包被塞得满满当当的。除了必备的无人机,至少还要带两台单反,以及两个脚架,全部行头加起来怎么也得五十多斤。算上斜挎包和十几斤重的延时滑轨,粗略一计大概有七八十斤重。因为经常会去一些没有路的地方,所以我从来不用拉杆箱,对于我们来说,背就是最好的方式,以至于我现在都稍有一点驼背。

背这么多装置,完全是心甘情愿。以我的性格,只有喜欢了才会去做,做什么都要做到极致。每到一个拍摄地点,我一个人要做四个人的活。首先拍照片,这期间拍摄些视频。在拍完这些之后,找到合适的机位,架起单反再去拍延时。与此同时,启动无人机进行航拍。

4用坏3部相机,享受爱好带来的“痛苦”

问:对于工作和在路上进行拍摄的时间,您是怎样权衡的?以怎样的心态享受路上的风景?

答:我的时间是刀劈斧斫出来的,一年365天的时间,要被我用出730天的量。翻了一倍的时长,都体现在了我的行程表里。它们衔接得密不透风,所以所谓“爱好”,其实也是“痛苦”,你要学会去享受这种痛苦。我的工作请假不易,为了多拍一个地点,我通常会在交通工具上完成睡觉的任务。

去拍壶口瀑布那次,当天我买到了最后一班前往山西运城的长途车票。可到了之后才知道,没有车是可以直达壶口的,只有在临汾坐车,一直到夜里的11点,我才到了临汾。我看见的第一个东西就是当地的鼓楼,兴致来了,我趁势又拍了起来,都忘了吃饭。一圈航拍加上一组延时,等到全部拍完,已经是午夜十二点了,这时候我才想起填饱肚子。那天我是凌晨两点睡的,五点又起床到酒店楼顶拍日出,八点多出发前往壶口,终于在中午时分到了壶口。

我用航拍的方式走遍了中国,用坏了3部相机,拍了40多万张照片,收获了50T大小的素材。这一路上,我所看到的风景不仅仅是享受,更是夹杂着磨砺。有记录历史的喜悦,也有被困孤岛的胆战。有差点命丧大山的余悸,更有每次都是大难不死的平静。

5喜欢航拍的人是愿意傻呵呵花钱的

问:大家都说摄影是一件很烧钱的事情,玩航拍是不是也很烧钱呢?有没有在航拍器材上失过手?

答:详细的花销,我至今还没有算计过。我两年飞坏了八台无人机,每台无人机的价格在8000元至1万元不等。相机、存储设备的花销也不菲。每次拍摄走得匆忙,返回的时间不确定,以至于有时候经常只能赶上最贵的机票。我为了多跑一两个点,常常叫长途顺风车,价格也是稍高。喜欢这个的人,是愿意傻呵呵地花钱的。

玩航拍的人都知道,没有炸过机的飞手不是好飞手。在多次炸机事件中,如果挑出最惊心的一次的话,还是要数2016年去航拍山西大同的悬空寺。我在悬崖边找了两个小时,最终找到了一具残缺的遗骸,机内的电池不知去向。真正炸机的原因,是因为行程太过匆忙,起飞前没仔细观察地形,致使倒飞收回时,无人机撞到悬崖,这才炸了机。

有一年我在新疆青海交界处的戈壁滩上侧飞航拍,无人机竟然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上撞到了信号塔。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改用延时拍摄,这次出行就成了我内心的遗憾。

6那个帮我撑伞的藏族小男孩,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问:一个人的行程,有没有暖人的故事发生?

答:我经历过的人间温暖能让我记住一辈子。在广西河池,山里的夜路漆黑,路遇的私家车都免费让我搭车。这种“免费”旅程还不止一次。同样是在河池,我要进一个不允许车辆通行的村子,当时我搭上一个热心老乡的摩托车颠到了村头。老乡没跟我要一分钱,掉头就往回走了。进村里去拍摄,老乡们也很热心地给我做菜,给我买酒和肉,这让我心里很温暖。

还有一张照片,被我珍藏了很久。那是我在藏区,当时我外出拍摄,遇到了下雨。以我的性格我是不会选择停工的,虽然没法进行航拍,但是延时摄影还是要坚持做的。我把我的伞让给了相机,自己淋雨操作。一个藏族的小孩子看到我当时的样子,主动帮助我打伞,而他自己的身体倒是有一大半在外面淋着。我的同行伙伴,帮我记录了这个瞬间。

拍完之后,有一幕场景让我非常心痛,我看见那个给我打伞的孩子,正从垃圾箱里翻出一瓶喝剩的饮料,凑到嘴边喝。我当时看得呆住,但还是自然地举起相机,这个画面很真实,又因为它的真实,所以它很美。

我把这两张照片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写了一段话:“那个为我遮风挡雨的藏族男孩,你已经长大了一岁,应该不会在垃圾箱里找饮料喝了吧?”中国有多彩的都市,也有贫穷落后的山村。它们破屋穿风漏雨,家徒四壁。我在行走的途中发起公益活动,将一个个贫困家庭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很快也收到一笔笔捐助。

7航拍就像上帝视角,让我们知道地球哪里不够好

问:您拍过的自然风光遍布中国,呈现在您镜头中的大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答:我曾经寻觅过翡翠湖的美。翡翠湖位于青海大柴达木湖的东北侧,地处海拔三千余米的高原盐湖。在我看来,它比茶卡盐湖更称得上是人间仙境。它犹如宝石落入人间,摄人心魄。这块宝石出产品质较好的钾、镁、锂等多种矿产。可是近些年,像这块宝玉般的美丽却越来越少。美丽的背后,有着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开发。

独特的上帝视角,让我发现了很多地方的生态保护不够好,会看到很多伤痕累累的地貌,这点值得我们去深思。我的“美丽的背后”这个专题就想表达这个意思。

8航拍的好处是能让更多人走近大自然

问:玩航拍的人很多,大家拍出的照片好像也差不多,您是怎样看待的?

答:玩航拍的人多是好事,说明大家业余生活丰富了。摄影既能提高审美,又能陶冶情操。运用航拍的独特视角,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走向大自然,这是好事。照片呈现的质量差不多,这说明大家水平相当,这个层次的话,作为爱好者是可以的,无可厚非。

9个人阅历和审美水平决定是否能“出好片”,设备不是决定因素

问:现在航拍这种拍摄形式特别流行,大家都说,只要有个好机器就能拍好航拍,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答:不敢苟同,就像人人都有手机,但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拍出大片。相机的拥有者也很多,但是能拍出大片的人却还是少数。所以,拥有无人机不代表就能拍好照片,首先你必须拥有摄影的基础知识和飞行技巧,然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个人的阅历和审美,这些因素才是决定一个航拍爱好者能否拍出震撼人心的影像的关键。

10摄影的本质是记录,但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

问:聊聊您对摄影这个行业的认知?

答:摄影本质是记录,但可以表达你自己。你独特的看法,会慢慢变成你的个性,而摄影就是透过选材及表达方式,让你表达你自己,还可以感染别人,你的照片可以让别人快乐、令人难过。透过展示的照片,就能够唤起一个人的情感,并且用这种方式与他人联系起来,最终能够引发别人的思考。一张强而有力量的照片,可以改变别人的轨道,甚至改变你观看世界的方式和自己的人生。

总之,照片不能改变世界,但它会引起共鸣,很多问题只有引起共识才能推动改变。或许透过一张小小的照片,就能改变一个物种、一个地区的命运。

11身份跨界但艺术相通,航拍照片就像设计中的平面图

问: 您的两个身份园林设计师和摄影师,在您的审美认知中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吕:园林设计和摄影对我而言,在很多时候是相通的。专心于设计时,我会从摄影的角度来审视设计,包括构图方面及空间方面。比如在推敲空间结构的时候,尽量使观看者无论站在哪个角度上,眼前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更喜爱把“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自然美,运用到设计当中去。

我的工作室在广州的某一公园旁,周边有鸟语花香的围绕。我做园林设计的灵感,通常来源于江南四大园林和岭南四大园林。音乐是我另一灵感的来源,例如中国的古典音乐。这期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园林艺术作品,是2011年在香港国际花展上设计的一个小园圃,它是获得了最佳设计金奖。从几十个国家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足以印证国际上对于中国传统元素的喜爱。能够不断地发掘中国元素,这也是我想用镜头传达的使命感。

相反,在摄影的时候,我会以设计的思维去寻找美的景象。比如说《鸟瞰神州》这个系列,其实也是类似于设计中的平面图。画面中的色彩分割和形式的构成我都会考究。

不止设计和摄影,就连书法在美学的表达上也是相通的。书法中讲究的字法、章法、留白等方法同样适用于设计和摄影。类似于设计中的布局和摄影中的构图,这正是艺术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文/实习记者 梁天伊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