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无人机展会(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机,飞向智慧新未来!)

2020第四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无人机足球赛现场。 (酷飞网 配图)
仿生无人机研发热潮不断
眼下,我国无人机发展正处于转型加速的“黄金期”。在这一时期,各种航拍、植保、测绘、巡检应用无疑是无人机布局的焦点,但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拓宽无人机商用的可能性,研发者们也在积极探索各种新的无人机技术。依托仿生技术诞生的仿生无人机,近来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所谓‘仿生无人机’,就是借鉴模仿自然生物的飞行方式和控制体系,再结合各种材料、力学等技术而研制的无人机。”河北省电子政务学会、河北省智慧城市联合会、河北省无人机行业协会联合党支部书记董振国说,在此次无人机大会上,哈工大自主研发的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凤凰”就是仿生无人机应用的最佳诠释。与固定翼、旋翼无人机相比,“凤凰”的运动原理有很大不同。据介绍,它完全模仿大型鸟类的飞行方式,依靠扑动翅膀产生推力和升力,通过尾部控制方向、实现转弯,其中包含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仿生学、材料学、电气和控制理论等多门学科的融合创新成果。在相同的机体重量和能源容量条件下,它可飞行更长时间,最长可达一个小时。因而它在抗风能力、带载能力、巡航能力等方面均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军用领域有军事侦察、反恐防暴;民用领域有环境探测、灾害救援、机场驱鸟等。此外,展会上,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新一代集群表演无人机“敏捷蜂Ⅱ型”。未来几年,该公司还将围绕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和智能化做更深入的探索。“简单来说,无人机智能集群就是无人机群在人工智能的控制下,可以自主完成很多任务。”董振国介绍。“集群智能”技术的灵感源于蚁群、蜂群等自然界中的集群生物,这类型的生物单体都很弱小,但却有着非常强大的群体协作能力,能够完成诸如蜂巢、蚁穴等非常精巧复杂的“工程”。“现在的无人机集群智能技术就是模拟了蜜蜂和蚂蚁之间的沟通协作方式,并且以此来增强无人机群的整体作战能力。”董振国说,通过对昆虫间智能集群行为的探索逐渐涌现了诸多智能集群算法,多个无人机通过彼此的感知交互、信息传递、协同工作在险恶的环境下可以低成本完成多样性的复杂任务。“仿生无人机的未来商用价值和空间确实非常大。”但也有专家表示,要实现其商用落地和普及,却也并不容易。因为当前其应用面临着两方面的难题。其一是技术上。由于仿生无人机研发需要跨学科协作,需要在动力、飞行方式、功能材料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同时还要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噪音等问题,因此在研发技术上存在不小困难。其二是成本上。不管是技术还是材料,都需要高昂的资金投入,这导致仿生机器人研发出来后价格不菲,而过于昂贵的价格让一般企业很难进行量产。以仿生机器狗spot为例,其价格基本相当于一辆豪车,过高的价格让它们更多成为展示观赏的摆件,离实际落地商用之路甚远。董振国表示,未来仿生无人机要想从实验室走进市场,还需要革新技术、材料和控制方式,让无人机既接近生物性能,又满足复杂场景应用,同时降低能耗、增加效率、减少成本。“空中出租车”距我们还有多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少接触、不聚集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常态。在此背景下,很多人采购生活物资的渠道也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快递配送需求。为了尽可能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不少物流、电商企业纷纷采用零接触的“无人配送”服务方案,表现格外亮眼。“其实,这些‘无人配送’的应用场景,并不是新鲜事物。”董振国举例,比如,近几年随着无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一些城市出现了无人配送车、智能送餐机器人的身影。低速载物的“无人配送”,补充了运力,提高了配送效率。面向未来,除了载物,研发出能够载人的无人飞行器,实际上也是诸多行业公司在探索的方向。来自上海金山华东无人机基地的上海峰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在展会上进行了400公斤级大型垂直起降智能飞行器——V400信天翁的全球首发。据称,该公司的战略是以大型智能物流飞行器+“空中出租车”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为主要产品布局,构建空中物流运营系统和空中立体出行方式。据公司负责人介绍,V400信天翁问世后,将主要用于快递物流、紧急物资运输、医疗救援以及消防应急等场景,特别是在山区和海岛运输场景中,可节省大量时间,效率优势明显。比如从上海金山到舟山的东极岛,以往汽车+轮船方式全程300公里,路上需要5个半小时。如果采用V400信天翁担任“物流快递员”,直线距离缩短到140公里,只需1小时就能送达。如若是从四川雅安运输物资到西部山区的理塘县,传统的汽车+轮船全程430公里,需要长途跋涉10个小时,信天翁出场后,直线飞行距离250公里,仅需1小时45分钟就能完成任务。但该负责人也指出,载人这个目标实现时间会比较长,所以该公司考虑先载货、再载人。载人是未来最大的市场,该公司今年会推进载人飞行器的首飞。“中国目前研发的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在产业链环节方面也有优势,因此可以加快‘空中出租车’在国内的推进。当然核心还是人才,包括飞行器设计、算法相关的人才加入。”有业内人士表示。无人机大有可为
无人机的3D建模为城市安全带来了真正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