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背景故事(今天,我想给你讲几个关于“南水北调”的故事)
今天
我想给你讲几个故事
关于“南水北调”的故事
无人机拍摄的位于南阳市淅川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 摄
首先
是一组关于“名字”的故事
他们的主角有着共同的名字
河南省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
1
淅川盛湾镇鱼关村
有一座碑
准确地说
是由56座碑组成的
“凡人丰碑”
这些因河南日报倡议而树立的
移民丰碑
上面镌刻着
淅川10个乡镇184个行政村1276个村民小组
共计16.54万移民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
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而他们的故乡
已经永沉水底
回乡探亲时再也找不到寻根问祖地
这里
也就成了他们回乡探亲时的追思地
他们相信
名字刻在故土的碑上
便如漂泊的心灵融入了故乡山川
2
淅川移民李国仁有个女儿
女儿的名字是爷爷给起的
叫“李淅燕”
淅川县的“淅”
小燕子的“燕”
爷爷说
希望她能像小燕子一样
迁徙再远也能记得回家
是的
回家
也许在老一辈的认知里
只有淅川才是永远的家
就在那碧水之下
我们不难想象
他们失去的有多少
有难以割舍的亲缘与地缘
有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以及刻入骨血的乡土记忆
3
新郑市郭店镇新李营村
2010年8月21日
由淅川县上集镇新李营村搬迁至此
李淅燕在新郑的新家
也是如此
村名保留了观沟村
虽然新家不再依偎着丹江水
但故乡的名字
依然保留在这块新的土地上
其他大多数移民新村
都保留着故乡的名字
他们以这样朴素的方式怀念着故乡
故土难离
他们的对村名的固执与坚持
也许正是对故土深深的眷恋
就在那碧波荡漾的江水边
4
周荥生
当年村里最小的移民
如今已是一名小学生
2010年8月10日
从淅川搬往荥阳那一天
搬迁车队还在旅途之中
他降生了
荥生
取在荥阳出生之意
这个名字意味深长
一个小生命的降临
对一个家庭来说是莫大的惊喜
尤其是即将开始一段异乡生活的时候
要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
还要能发展、可致富
这名字何尝不是对“新家”的认可
不知不觉间
他乡已成故乡
关于“名字”的故事
说完了
故事很普通
却意味着数不清的悲欢离合
也有着数不尽的义无反顾
吃水不忘挖井人
是的
他们,就是挖井人
再来说一组关于“渠”的故事
壹
2014年
河南遭遇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
多地供水告急
平顶山市143座水库干涸了69座
49条河道断流了39条
“水缸”白龟山水库也见了底
这座人口达百万的城市供水频频告急
洗浴中心、洗车行全部关闭
用水最紧张时
市里用消防车为市民送水
一家只限一桶
但缺水危局依然难解
关键时刻
尚未正式通水的中线工程
应急调水
丹江水400里驰援
解了燃眉之急
贰
现如今
提到郑州航空港区
人们都耳熟能详
↓↓↓
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实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重要枢纽
国际货运航班在这里中转
2小时航程为半径的辐射圈
足以覆盖中国90%的人口聚集区域
……
然而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
航空港区的规划
与南水北调工程密不可分
没有南水北调工程
郑州原有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不足以满足航空港区的“雄心”
而富士康入住这里
中线工程同样是不可缺的先决条件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昔日的一片荒芜之地
成了今天的航空港区
一个生态优美的航空大都市
从这里崛起
叁
神垕镇是著名的“钧瓷之都”
也被称为“唯一活着的古镇”
但在厚重历史与华美钧瓷背后
是千百年来难解的缺水之困
在南水北调通水之前
水窖几乎是当地居民家中“标配”
村民夏天也难得洗澡
用上丹江水后
神垕居民最大的变化
就是用了多年的水窖被填上了
当地的匠人说
过去水质差杂质多
对瓷器的光洁度也有影响
现在用上丹江水
瓷器品质进一步提升
过去,火给予神垕神奇的色彩
如今,水赋予钧瓷更美的颜值
肆
三川交汇,一河穿城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
曾创造“千帆云集似汉皋”的辉煌
让周口素有“小武汉”之称
然而
水负荷逐年增加
加上上游河流多已干涸
沙颍河数度断航
周口航运失去往日风光
昔日船来舟往的景象
几乎成为历史
中线工程实施生态补水后
水位上升,航运恢复
沙颍河沿线更是建起数个港区
一条“黄金水道”正在加紧构筑
沿线船只汇聚周口
捎带着平许漯等上游城市
也有了通江达海的机会
记者记录的这些故事
看似不少
但放在整个南水北调的故事里
也只是冰山一角、沧海一粟
毕竟这些故事
有4368个日夜那么久
有165400人那么多
有1432公里那么长
……
丹江,移民,不朽精神
绿水,青山,南水北调
这些注定要留在国家记忆中
留在历史史册上的名字和词汇
不仅蕴含着现实的水韵涛声
更是人心的一种精神指向
是一种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
来源:河南日报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