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公司于军(于洋:电网之上的“飞行员”01:38)
“对,往上,再往上……”“小心车,注意安全!”
哈尔滨东三环的国道上,一辆辆货车飞驰而过,于洋带着徒弟们,小心地穿梭在车流中。
于洋是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输电智巡技术专责,作为这个新项目新技术的带头人,他曾多次获得创新奖项和技术专利,也因此被评为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于洋在向记者介绍自己一面墙证书奖章的时候,脸上没有过多表情,但当谈到自己从业的25年,他却神采飞扬。
让望远镜“退休”
2016年之前,电网巡检人走在深山、田野、马路上进行户外作业时,只能靠着手里的望远镜,抬头观察15米高的杆塔,这么一走一看就是一天。
格子形的桁架杆塔上,高压电线环环缠绕,复杂密布的线路结构给人工巡检带来极大的难度。地下观察视野受限,爬到每个杆塔上近距离观察几乎不可能,不仅耗时耗力,还可能受到高压电击,导致生命危险。即使在平坦开阔的地形中,一个人一天也只能巡查10基杆塔左右。
“人上不去,站地上又看不到,那为什么不能利用无人机代替我们看呢!”2015年,于洋一拍大腿,决定要给电力巡检工具“更新换代”。
和无人机的缘分,还要从儿时说起。
于洋的父亲是空军,每天的工作就是检修飞机。受到父亲的影响,他从幼年就对飞机有浓厚的兴趣。为了做飞机模型,家里的筷子、父亲刮胡刀里的电机,一切能派上用场的零件,都变成了他手工模型的一部分。
1998年,退伍3年的于洋被分配到哈尔滨电业局。没有一点知识和经验,对电力一窍不通的他,从此走上了电力的职业道路。
知识和技能方面都能以勤补拙。他总是紧紧地跟在师傅后面,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逐渐从普通班员升级成能独当一面的班长。
与南方地区的电力巡检不同,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的气候和地势等自然环境条件让巡检工作显得苛刻许多。
对于以往,于洋最多的记忆就是穿梭在荆棘密布的灌木丛中,最难的莫过于在大山森林里巡检。在这里,夏天碰到蛇虫是常有的事,严寒的雪地里还时不时会有野兽出没。
“没害怕过,干我们这行首先得具备野外生存常识,而且这也是一种铁人精神。”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眼神坚定地看着我们,但马上又不好意思地说:“不怕被笑话,我最不能克服的就是‘恐高’,这么多年,不敢上塔杆。”
不敢上塔杆,更坚定了他要把多年来对航模的兴趣和工作相结合的决心和意志。
送无人机“上岗”
那一年的东北三省,还没人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电路的项目,更别说投入应用。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最开始,无人机巡检项目并没有成型的概念体系,也没有专业的团队,只是三五好友兴趣相投,组成了无人机航模兴趣小组。此后,于洋牵头,自费制作巡检无人机。他们去电子市场买配件,买不到就拆家里的电器,甚至摩托车的配件都被拆了装进无人机里,就这样东拼西凑出第一架无人机。
但是,第一代无人机仅具备飞行能力,还远远达不到智能飞巡所需要的清晰摄像、远距离遥控、主动避障等功能条件。
要让无人机从简单飞行到智能飞巡转变,除了需要反复的模拟、调试、试验以外,于洋他们还面临着专业的问题,计算机编程、专业英语、物理学、图像设计……对于只有高中文凭的于洋来说,每一个专业问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从第一代飞巡无人机,到如今第四代智能巡检无人机,八年时间过去,它的性能也实现了从“纯手动”到“智慧化”的质的飞跃。在视野空旷的地方,无人机自动化巡检可以完全代替人工巡检完成任务,实现“一键巡航”,每人的工作量从一天10基提高到一天30基,工作效率是以前的4至6倍。再加上无人机360度的视角拍摄,巡检团队只需要在后台查看照片就能快速排除电力故障问题。
尽管解决了费时费力的 “卡脖子”难题,但如何实现无人机巡检更精准更智能,如何实现工人从“巡检”到“管理”的转变,成了当前的新问题。
虽说目前的无人机飞巡已经实现精细化、自动化,但巡检工人仍然要自己携带工具箱开车外出,碰上极度偏僻遥远的检测点,通勤就得花费4个小时左右。
说起“远程无人化”,于洋带着一脸憧憬向记者作解释。
远程无人化技术,是通过在检测点设立固定无人机机巢,后台下发指令,无人机就能从机巢中飞出开始自动飞巡检测,检测完成后将现场图片上传至后台,它的使命就结束了。而工人只需要在监控室后台进行“管理监测”的工作。
但要落地实施这项新技术,还需要政策、资金的筹措到位。他说,现在的技术都已经研发得差不多,预计再有一两年时间,电力巡检就能彻底向远程无人化转型。
改“大老粗”形象
“没出息”——这是于洋儿子给他的评价。
其实,这是儿子对他的误解。孩子一直以为于洋干着不用动脑子的活儿——没日没夜地在“大地”里工作,时时带着板子、钳子、电工刀,身上别着腰绳,穿的工作服也是“破衣喽嗖”、“埋哩埋汰”。于洋说,这是他早年间工作时给儿子留下的印象。
然而,2015年至今,他用八年的实际行动和成绩证明,电力巡检工人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型为技能管理型。工人们早就不再埋头苦干,而是急于学习、思考创新,不仅要为自己提高效率,更要“快准稳”地为居民保护整座城市电力运行的“大动脉”。
于洋带领着两个班组,徒弟们平均30岁,这是他引以为傲的尖兵队伍,他也把他们称作“革命的种子”。
今年五月,哈尔滨大风天气频繁,无人机巡检工作也被迫停滞,耽误的工作只能在六月、七月加班完成。叠加堆积的工作任务并没有使这个年轻队伍苦恼,反而燃起一股“较劲儿”的力量。
于洋经常因为工作而担忧、整夜失眠,一星期的睡眠时间甚至不到20个小时。是这群年轻人的劲头始终影响着他,让他对无人机工作、对未来充满了动力和希望。
“当初他们选择来我的工作室,以为看到了脱离(人工巡检)苦海的希望,但是恰恰……”于洋语气一顿,接着说了四个字:“学海无涯。”时代与科技的双轮,驱使着他们不停前进,这条路是永无止境的。
创新、研发、领先、起跑,这些曾经仿佛与工人们不沾边的词汇,却在今天全部都靠他们自己的力量一一实现。
如今,于洋工作室一步一步实现了最初的梦想,正准备迎头迈向远程无人化智能巡检的新道路。
“远程能有多远?”面对记者提问,他激动地说:“‘远程’就是有多远就能到多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世光 实习生 常欢)
举报/反馈